央广网广州2月10日消息(记者郑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高新区的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3C产品质量检验机的科技公司。为了更好的提高口罩生产效率,为口罩生产公司可以提供智能型生产设备,普理司公司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原有机器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并将从今天(10日)开始利用“机器人口罩生产线小时不间断地量产口罩。
全国首个柔性AI视觉口罩机单机日产口罩超15万片。(央广网发 贾自豪 摄)
除了普理司,广州高新区迅速行动,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优势,60余家科研单位争分夺秒,用硬核科技支援全国抗“疫”。
昨晚(9日)11点,广州黄埔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灯火通明。董事长林小博正在和研发人员一起,专注地对生产线来测试。林小博介绍,这条“机器人口罩生产线日)投入运营,实现量产。
全国首个柔性AI视觉口罩机单机日产口罩超15万片。(央广网发 贾自豪 摄)
林小博介绍:“这款‘众智’口罩机是全国首发柔性AI视觉口罩机,将可大幅度的提升口罩的生产效率,实现120片/分钟,24小时不间断生产,日产超15万片。整个口罩的生产的全部过程集‘过程质量检验、机器人引导、定位、识别、信息采集管理和自动化生产线集成应用’于一体,搭载视觉检测设备保证每个出品都是合格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当对口罩的需求量减少时,又可以改装回原来的视觉检测设备。”
林小博表示,做成这件事不容易。“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得到广州高新区主要领导和工信局等职能部门全力支持和上下游产业链通力协作。比如,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发现机器急需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用来折叠口罩,自己生产来不及,就需要紧急向区内别的企业求助,经协调,我们区另一家智能装备企业仅用了3个小时就生产出了口罩机所需的折叠口罩用零部件,并送到了我们的生产研发车间,此外区里还有生产无纺布的企业积极给咱们提供生产原料。”林小博说。
据介绍,该款型号的全自动口罩机的满产月产量可达50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将大大缓解疫情期间口罩紧缺的情况。
就在几天前,黄埔区高新兴集团自主研发出升级版5G警用巡逻机器人,高新兴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柏林和记者说,这款名为“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是一款用于测体温的巡逻机器人,可实现红外线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柏林说:“人员移动到哪儿,机器人能实现快速记录。温度超过设定值,或发现行人不戴口罩,机器人立马启动报警系统。可一次性测量10个人的体温,温度误差在0.5摄氏度。我们通过让机器人‘执勤’,实际做到隔而不离,有效节约了人力,不仅分担了执勤工作任务,还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据介绍,目前该产品驰援点包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并且即将重点驰援武汉。
昨天(9日)深夜,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赵必荣接受中国之声独家专访时表示,连日来,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广州高新区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优势,号召企业突破界限创新,60余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响应。
赵必荣说:“口罩短缺!试剂盒短缺!防护服短缺!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群策群力,紧急召集区内智能装备企业,动员智能企业加快技术攻关,研发生产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等自动化设备,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号召各企业在此非常时期,突破企业之间的界限,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术攻关和设备制造。对于首个达成目标的企业,该区给予支持奖励。这一倡议很快得到数十家科技等企业群起响应。”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也表示,广东省政府对有转换条件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转用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生产企业也将实行一定奖励。
涂高坤认为:“企业越早行动恢复生产奖励力度就越大,目的是希望疫情防护物资相关企业加快生产、扩大生产,保障供应。”
抗击疫情期间,戴口罩、测体温成为人类进出公共场所必做的“两件大事”。人工测量体温,不仅需要投入人力,也增加了人员接触带来的安全风险。
这位“志愿者”原来是由爱心企业向海曙区卫生健康局捐赠后,第一时间配置到隔离观察点的送餐机器人,负责给点上的居民送餐。“机器人送餐,重点是减少隔离观察居民与医务工作人员面对面接触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工作人员说。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高新区的广州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生产3C产品质量检验机的科技公司。为了更好的提高口罩生产效率,为口罩生产公司可以提供智能型生产设备,普理司公司加快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原有机器改造为柔性AI视觉全自动口罩机,并将从今天开始利用“机器人口罩生产线小时不间断地量产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