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巧手编织脱贫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高山):河北省沧州市有位名叫徐爱菊的“巧手女匠人”。她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一名下岗女工到创业先锋的华丽转变,不但将手工编织这一中国传统“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而且还带动当地3000多名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共同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1997年,28岁的徐爱菊因原单位改制下岗待业。迫于生计,她开始了在北京独自闯荡,推销台布的艰难创业历程。初到北京,人地生疏,徐爱菊睡过地下室,遭受过许多白眼冷言,经历过种种的不易,但她没放弃。在她看来,这样一段经历反倒使她更加懂得了坚持的意义,“你有100个办法的时候,一定别做99个,第101个可能成功。这个在我创业过程中,对我的启示特别大,让我每次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是用一百分的努力,不轻言放弃。”

  正是凭着这种不服输的韧劲,徐爱菊尝到了创业小获成功的喜悦。没几年,她就在北京东大桥开设了门店,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经营渠道,还把台布打入了俄罗斯和韩国市场,自主经营之路也越走越宽。

  后来,在沧州市妇联为下岗女工举办的一次培训班中,徐爱菊发现,当地还有许多跟她当初有着同样遭遇的姐妹暂时没找到自己的方向,对于个人的未来一片迷茫。而刚刚经历过的那段艰难的创业时光,让她非常理解女性下岗再就业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批下岗女工心灵手巧、热爱编织,又要照顾家庭等特点,徐爱菊在2005年创办了东蓠采菊纺织品公司,随后注册了“爱洋洋”品牌,以“用爱编织美丽人生,让阳光撒满每个角落”为宗旨,为居家失业妇女建起“没有围墙的工厂”。

  在徐爱菊看来,手工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需要用手来表达内心的感觉,用一针一线来传递爱和温暖。因此,在强调各种花样织法的同时,徐爱菊十分重视提高编织女工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经常邀请业内专家为她们讲解颜色搭配、流行趋势,并鼓励大家走出家门,开拓视野,来提升产品的品味和质量。

  好的产品只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变成颗颗金豆子,然而,这并非易事。为打开销路,徐爱菊东奔西走,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推销产品。为节约开支,她常常独自前往,坐最便宜的绿皮火车,住最廉价的招待所,硬是靠着两条腿,“跑”来一个又一个订单。徐爱菊认为,市场开拓的成功与否不只关乎她个人,而是她背后成百上千个跟她一起打拼的姐妹,“我在北京创业的时候,是我自己,更轻松一些,(现在)还有很多姐妹,期盼的眼神,看着你出去一趟能带回多少订单,我不能倒,所以,坐一会儿,出一身汗,再喝点水,继续前行。”

  为了可以照顾到更多的失业女性,从纺织品公司创立至今,徐爱菊从始至终坚持“公司+下岗女工或农村妇女”的模式。十几年来,她先后在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区、海兴县、盐山县、甚至山东省若干县建立手工加工点16个,带动3000多名妇女通过手工加工就业,这这中间还包括了200多位残疾女性。

  今年65岁的王金英是海兴县小山乡山后村的村民。一直喜爱手工编织的她在农闲时也曾钩帽子、织毛衣,拿到集市去卖钱,用以贴补家用。王金英回忆说,当时,卖帽子、毛衣一个月大概能挣200多元。2009年,她加入徐爱菊的手工编织大家庭后,由于加工活变多了,产品单价提高了,现在她靠着手工编织一个月的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如今,王金英已成为一个加工点的负责人,带领着130多个贫困姐妹一起编织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当年当时,农村的生活特别困难,徐总帮助了我。我看到身边的人也很我一样,(生活)困难,我又帮助了别人。从干上手工编织后,我看到她们一天天日子也变好了,得更有劲了,我帮助了别人,我自己也觉得快乐。”

  徐爱菊鼓励失业女工“用匠心做匠人”,但并非只想让她们成为一个个“人工编织机”,她一直都希望着能够带动更多人开创属于她们自己的事业,“如果简单地教给你针法,那只是机械的,假如没有梦想,那就没有未来,所以我在培训交流的时候,(把这个理念)输送给爱洋洋大家庭的人们,让大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己创业。”

  沧州市盐山县的巩二翠今年28岁,自小身患残疾,一直为寻找不到立身之计而苦恼。徐爱菊的编织加工点为她迷茫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让喜爱手工艺的她找到了一个兴趣与生存的最佳结合点。然而,作为一个90后,巩二翠并不满足于只做一名加工者,她对生活还有更高的期望。巩二翠说,由于腿脚不便,她便想到能够最终靠时下最流行的新媒体直播平台,售卖自己编织的产品。这个想法得到了徐爱菊的全力支持,如今,她一个月又多了1000元的收入。巩二翠说,感谢生活的眷顾,让她这个残疾人也有了追求梦想的权利,“就像我们这些残疾人,找份工作特别难,(如果能)有一份工作,我感觉特别满意,特别高兴,最起码我能自己有收入,能挣钱,自己养活自己了。看着这些工艺品,我感觉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

  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徐爱菊创办的纺织品公司从最初简陋的加工点,十几个员工,三、五种产品,发展成具有家居用品、手工帽子、服装、玩偶饰品四大种类,几千种产品,拥有九项国家专利的一家很有实力的纺织品企业。如今,她正与清华美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优秀设计团队合作,将目光投向了更为高端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今年十一月,徐爱菊带着“爱洋洋”产品亮相第二届进博会,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客商签署了合作协议。徐爱菊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工艺互鉴,创新编织技术,打造出融合传统与时尚的精品,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之美,“我们(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但这个明珠,很多国家还不大了解。我们会把中国的手工艺传播到更多国家,在世界各地开花,展示。同时,我们也会把他们的手工艺引进到我们的祖国,把我们爱洋洋的产品与国外的手工艺进行结合,共享未来。”

  徐爱菊很享受带领更多人一起脱贫致富的快乐。她说:“当你看到很多人,通过你提供的平台,通过个人的劳动有所收获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不能够比拟的,因为你感觉自己有一定价值了,而不是价格,价格决定不了价值,也决定不了快乐。”

  据了解,沧州市近年来一直鼓励依托传统手工技艺带动妇女脱贫致富,先后成立了手工加工协会、巧手坊,还建立了涉及编织、编结、剪纸、刺绣等多方面的家庭手工业服务站19个,村级手工加工站150个,带动10万左右妇女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相信有了更多像徐爱菊一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匠人,中国传统手工艺会在一针一线的坚守中,走向更远的地方,温暖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