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tv直播平台

今年开始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要穿有“QS“标志

  以前,买食品要留意食品是否带有QS;以后,还要留意食品包装是否有QS标志。

  从今年1月1日开始,一次性口杯、快餐盒、保鲜膜、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等9种产品实施“QS”认证。

  “要份麻辣烫,先用塑料袋把碗套住啊。”昨日中午,在郑州市顺河路一公司上班的曹慧慧,到东明路上一家小吃店吃饭时,像往常一样交代店员,给自己的麻辣烫碗多加一层塑料袋。曹慧慧认为,经常在外面吃饭,多一层塑料袋的碗可能会卫生些。

  “有的消费者以为在碗上套个塑料袋就干净了,其实潜在的危害可能更大。”省质监局食品处工作人员说,很多用来装包子、装米线等的塑料包装袋,都是用聚氯乙烯材料制造成的。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遇到酸性和油性物质,有毒成分非常容易被游离出来。

  和曹慧慧一样,家住郑州市新郑路的包女士每次去附近的陇海集贸市场内吃早饭时,也喜欢自己带着塑料饭盒去。“这些早点店里碗都是一碗多人用,搞不好被传染上啥病,太不值了”。

  省质监局食品处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包女士的塑料饭盒质量不过关,胡辣汤等早餐装入这样含有聚氯乙烯成分的塑料饭盒,遇到高温油脂性食品时,聚氯乙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便会很快挥发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消费者用这样的饭盒等于再吃有毒物质”。

  卖一块猪肉,用黑色或者红色塑料袋一包……某菜市场肉摊摊主张先生说,生意好的时候,他每天要送出上百个塑料袋,从来就没听说过这种袋子有毒。

  深色的袋子也别乱用,有些市面上使用的黑、红、蓝等深色塑料袋,大都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制品重新加工而成,不能装食品。这些袋子是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有相当数量是利用收捡的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和医疗机构丢弃的塑料垃圾回收加工的,未经消毒处理,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和致癌物。

  记者昨日从省质监局了解到,塑料袋、保鲜膜、奶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39种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被纳入QS(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中。

  “这是首批非食品类产品,被列入市场准入制度。”省质监局食品处有关负责人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用来包装食品的保鲜膜、塑料桶、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需要像食品一样,带有QS标志才能用来盛装食品。此外,包装上还要标注有“食品用”字样。

  “查处行动应该会很快开始。”这位负责人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的公告,从今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要开展查处食品用塑料包装生产企业的QS认证,未获得的企业不允许再生产。与此同时,销售单位也不得再销售今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无QS标志的食品包装袋、塑料奶瓶、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对于今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食品包装袋等,无论是不是加贴有QS标志,不在无证查处范围内,允许合格产品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有的厂家说自己生产的饭盒,能耐高温,以后拿出依据来。”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工作人员说,此次列入QS范围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还应在包装或标签上注明“食品用”字样,部分产品还需注明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几点、使用环境、主要原辅材料名称等内容。对于标注“耐高温”、“可蒸煮”或“微波炉使用”的,企业也应提供对应的依据。

  用来包装的食品袋带上了QS标志,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用来套在碗上吃麻辣烫了?“企业既然能取得QS认证,说明产出的食品包装制品就是质量安全的。也可以完全放心地套在碗上盛汤了。”省质监局食品处有关负责人解释,此次对塑料袋、快餐盒、保鲜膜和奶瓶等食品用的塑料制品,首批实施QS市场准入制度,实际上也是在提高这类制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

  目前我省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中,家庭作坊式小企业不在少数,设备简陋,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缺乏质量控制手段,无标准生产现象比较普遍。实施市场准入好处是,一批不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从而更有力地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既然带有QS标志,说明质监部门在给企业发证前,对其生产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经过高温、接触油脂性物质试验过。”省质监局这位负责人说,消费者如果真担心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制品,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纸质等其他材质的用品,以后一些小饭店的消毒设施可能也要进一步完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让我们消费者尽可能地选择玻璃容器、瓷制餐具。

  食品用的包装袋是否加贴有QS标志,虽然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步入查处期,但是大限已过,郑州市场上带有QS标志的产品却寥寥无几。

  纬四路服装市场附近,粉浆面条、鸡蛋灌饼、白吉馍等小摊点,店老板无一例外地拿出塑料袋包装,包住食品递给了顾客。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装进带有塑料袋的碗里,带着信阳口音的店老板指着正在使用的包装袋,说:“这样套个袋子多卫生啊,别人都这么做,听说还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一些传染病。这袋子上不是清清楚楚写着‘食品袋’吗,还有啥不放心的?”她说,自己也省事,不用洗碗了。

  在纬一路与经八路交叉口附近一家小吃店里,卤面、豆腐脑等都被装入塑料小碗了。薄而透明的塑料碗,看上去很干净,不过,这些塑料碗上没有一点标志。店主说: “从来没有人来要求我们给碗贴上啥QS标志,这些碗是几天前从可靠的地方进的货,我们自己人也一样用的。”

  一些超市里正在销售的部分食品外包装和塑料杯、保鲜膜、塑料奶瓶上,也特别难找到带有QS标志的产品。

  在丹尼斯超市人民路店,在婴儿用品专柜转了好几圈,商报记者也没找到带有QS标志的奶瓶等、一品牌婴儿用品促销员解释说:“不需要QS认证,看到带有3C标志的就行。”她说完就带记者找了起来,但她所说的3C标志也没找到。

  在该超市保鲜膜、塑料袋货架上,除了标称是妙洁的保鲜膜和食品袋有QS标志,其他食品袋上都没有。而塑料桶、塑料盆等一些塑料制品都没找到QS标志。

  “去买塑料袋时,人家说是专门装食品的杯子,我就直接买回来,没想到以后还得考虑有无QS标志。”正道花园商厦附近一家卖奶茶的店员说,他们一直用的都是没有QS标志的塑料杯装奶茶。

  省质监局食品处有关负责的人介绍,国家质检总局原计划去年8月对列入准入范围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开展执法监督工作。我省目前约有110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有57家企业已取得QS认证,而获证企业多以生产方便面、榨菜类塑料包装的复合膜袋为主。“生产一次性餐盒和食品袋的企业,还不多。这也是消费的人没有见到QS食品袋等全面上市的原因”。

  走访中,商报记者只看到了奶瓶等塑料容器制品,生产日期是今年1月1日以前的。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公告,这类食品用的塑料制品不在此次查处的范围内。

  但是,一次性塑料饭盒、超市用来装豆浆的塑料袋等,包装上全找不到生产日期,究竟是何时生产,消费者无从知晓。对此,已经取得QS认证的塑料制品企业负责人认为,不排除是个别未获认证企业故意在打擦边球。

  “我们按要求了,如何监管那些没的企业,才是有关部门最应该关注的问题。”薛先生是郑州市郊区一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说自己的企业投资新的生产线,来生产带有QS标志的包装袋,而他所知道的有些小企业没有也一直在生产,“塑料袋不像食品有严格的生产日期,他们故意不标注生产日期,说是积压的陈货,这是不是打擦边球?”

  既然有新规定来规范参差不齐的塑料制品市场,薛先生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从源头来监管,让我们消费者使用到真正健康的食品包装袋、一次性饭盒等。“源头管住了,多部门加强监管,有害塑料袋等会被逐渐赶走”。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是今年1月1日以前生产的。而部分获认证的企业通常要3个月或半年的过渡期,预计今年7月左右,市民就可以凭“QS”标志选购安全的食品塑料容器。

  列入QS管理范围的39种食品用塑料制品中,质监部门把快餐盒、塑料袋等几类产品列入QS认证“重灾区”。

  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分析,快餐盒、塑料袋等食品包装用品,属于低端产品,“劣质的食品袋100个才五六元钱,不排除个别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用工业级的原材料代替食品级的原材料”。

  “以前新闻媒体报道过的PVC保鲜膜致癌事件、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制作婴儿奶瓶事件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质监人员提醒,颜色重的(如黑、红、黄袋)或有印刷的塑料袋,一般不适用于食品包装。外层采用鲜艳的颜色装饰,有很大的可能是为了掩盖再生塑料或工业级原料中的有害杂质。

  正常合格的食品包装袋应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无味、有一定强度的。如果轻易拉长或撕裂,就证明大多是使用回收料制成,应慎用。

  对于那些摸上去软绵绵的、没有弹性、轻轻一撕就破裂、闻上去有一股刺鼻味道的快餐盒,以及那些对着光线看,里边有好多的黑点或者杂质点的塑料袋,质监部门提醒都应该慎用。

  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塑料袋放入水中后,可浮出水面;而有毒塑料袋是不向上浮的。

  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一下,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反之则有毒。

  火烧检测法可以把塑料袋剪去一条边,用火烧,有毒的不易燃烧;无毒的遇火容易燃烧。